摘自原书《员工主动了,管理就轻松——使能管理让团队生机勃勃》中,“谁动了我们的激情”一节,本文略有删改。
杰克是一名退休的设计师,与老伴住在美丽的郊区。他们拥有一座自己设计的别墅,大大的落地玻璃窗,既可以喝着咖啡读报纸,也可以晒着太阳看风景。可好景不长,杰克的烦恼来了。乡下的孩子总是特别调皮,对新鲜事物很好奇,每天成群结队的向杰克心爱的玻璃窗丢石子,甚至比赛谁砸的准。杰克本不想计较,但叮叮当当的声音经常吵得他和老伴不得安宁。老伴几次暴怒的追出去驱赶,可第二天孩子们又卷土重来,甚至砸的更起劲。
很快,杰克想到了解决办法。他把孩子们召集了过来,和蔼地对他们说道:“其实,与我的老伴不同,我很喜欢你们过来丢石子。因为每天呆在这个地方,真的是太无聊了,谢谢你们来陪我解闷儿。为了表示感激,我决定每天给你们每人1美元,希望你们帮帮我这个老人家,多来丢石子!”心惊胆战的孩子们顿时松了一口气,领了今天的报酬后,兴高采烈的离去。
接下来的一周,孩子们丢的更起劲了。周末的时候,杰克又把孩子们召集过来,这次他有点为难:“对不起,我亲爱的朋友们,我最近的经济情况不是很好,可能无法支付每人1美元的报酬了。不过,请别担心,我依然会支付你们每人0.5美元,希望你们能继续过来丢石子就好!”这次,孩子们没那么高的兴致了,甚至已经有人开始出口抱怨。
又过了一周,丢石子的孩子们仿佛少了一些,丢石子的声音仿佛也不那么有力了。到了周末,杰克再次将孩子们召集过来,带着非常歉疚的语气对孩子们说:“亲爱的朋友们,有一个坏消息要告诉你们,我的经济来源出现问题,今后再也没办法支付你们报酬了,但我相信你们一定会继续丢石子来陪伴我的,对么?”孩子们听后大失所望,孩子王勃然大怒:“老头儿,你也太不讲究了,没钱的事谁干啊!兄弟们,撤,以后咱们再也不陪他玩了!”
从此,杰克的房子恢复了宁静,他又能躺在摇椅上,喝着咖啡,看着窗外的美丽风景。聪明的老人杰克只做了一件事,就让孩子们的“激情”消失殆尽——让“游戏”变成“工作”。在孩子们的眼中,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动机的差异:“游戏”的动机是为了满足内心愉悦,而“工作”的动机则在于获取物质回报。
1969年夏天,还是研究生的爱德华?德西完成了一项著名的实验,所得的结论被称为“德西效应”:除了我们已知的生命动机和外在动机,还存在内在动机,这是使人类‘发现新奇事物、进行挑战、拓展并施展才能以及探索和学习的内在倾向’。在某些情况下,人们在外在报酬和内在报酬兼得的时候,不但不会增强工作动机,反而会减低工作动机。此时,动机强度会变成两者之差。这个结果表明,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(即内感报酬),如果提供外部的物质奖励(外加报酬),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参与者的吸引力。
对于“工作”中的孩子们而言,内在动机已经被外在动机成功“挤出”,随着物质激励的递减,外在动机自然亦呈现递减规律。最终,当激励停止之时,孩子们的动机也将不复存在。这便是大多数中国领导者目前正面临的“激励困境”:越激励,越倦怠。
|